时间: 2025-05-02 10: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2:29
念白:念白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说白形式,介于唱腔和日常口语之间,用于表达角色的内心活动、情感变化或叙述情节。它通常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但不像唱腔那样严格遵循曲调。
文学: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念白常用于描述戏曲角色的内心独白或对话,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情感表达。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念白”一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时带有戏剧性或夸张的语调,或者指代某种特定的说话风格。 专业领域:在戏曲研究和表演领域,念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历史、技巧、流派等多方面内容。
同义词:独白、说白、道白 反义词:唱腔(念白与唱腔相对,前者偏重说,后者偏重唱)
念白一词源自**传统戏曲,随着戏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在古代,念白可能更接近日常口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韵律和节奏,成为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化中,念白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还体现了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念白的使用和技巧在不同戏曲流派中有所差异,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念白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重和艺术性。它让我联想到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全情投入的表演,以及他们通过念白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故事。
在我的生活中,念白常出现在我对戏曲的欣赏和学*中。我曾尝试模仿一些经典角色的念白,体会其中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在创作一首关于戏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念白:
舞台之上,念白声起,
情感如潮,涌动不息。
字字珠玑,句句含情,
念白之间,故事流转。
念白让我联想到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他们的动作、表情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视觉和听觉画面。
在西方戏剧表演中,类似念白的元素可能是独白(monologue),但独白更侧重于角色的内心表达,而不像念白那样具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
念白是戏曲艺术中独特而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丰富了戏曲的表演手段,也深刻影响了观众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通过对念白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戏曲的艺术魅力,并认识到它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中的重要性。
1.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