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7:00
增收节支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动宾结构的词组组成:“增收”和“节支”。其中,“增收”指的是增加收入,“节支”则是指减少开支。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增加收入和减少开支来提高经济效益或改善财务状况。
在不同的语境中,“增收节支”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增收节支”这个成语是现代汉语中形成的,它结合了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现代经济学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成为描述经济管理策略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节俭是一种美德,而“增收节支”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指导个人和组织的财务管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务实和理性的感觉,它鼓励人们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财务规划和自我控制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购物时要有节制,同时在工作中寻找增加收入的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增收节支,智慧之光,照亮前行的路,财富之树,枝繁叶茂。”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仔细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旁边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象征着财务的稳定增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crease revenue and reduce expenses”,但这个表达没有成语的简洁和韵味。
“增收节支”是一个实用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节俭的价值观,也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财务管理能力。
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是~
1.
【增】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增,益也。 、 《广雅·释诂一》-增,加也。 、 《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 、 《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 、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增脚气病。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蔡元培《图画》-乃增损。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组词】
增年、 增增、 增奉、 增拓、 增息、 增累、 增损、 增广、 增置、 增防
2.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
4.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