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7:40
“清俸”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主要用于描述官员的薪俸或俸禄。字面意思是指清洁、纯粹的俸禄,即官员从朝廷领取的正式薪水,不含任何附加或不正当的收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清俸”常用于描述官员的廉洁和正直,强调其俸禄的纯洁性。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或古代文献研究中,仍会提及。
同义词中,“俸禄”和“薪俸”更常用于描述官员的收入,而“官俸”则强调是官方发放的薪水。反义词则与“清俸”的廉洁、正直属性形成鲜明对比。
“清俸”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清”字表示清洁、纯净,“俸”字则指官员的薪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薪水”、“工资”等词汇。
在古代**,官员的俸禄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俸”一词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廉洁的期望,也是对官员道德品质的一种要求。
“清俸”一词给人以正直、廉洁的联想,让人想到古代官员的清廉形象。这种联想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提醒人们保持廉洁自律。
在现代社会,虽然“清俸”一词不常使用,但其所蕴含的廉洁自律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和传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践行廉洁自律的原则。
在诗歌中,可以将“清俸”融入对古代官员廉洁形象的描绘:
清风徐来水波平,
俸禄虽*心自清。
官场如水深千尺,
唯有廉洁照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官员在书房中读书的画面,背景是简洁的家具和清雅的装饰,体现其清俸自持的生活状态。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古筝或古琴的乐曲,营造出一种古朴、清雅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官员廉洁的要求上,如西方的“public servant”(公仆)概念,强调官员应为公众服务,保持廉洁。
通过对“清俸”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古代*对官员廉洁的要求和期望。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其所蕴含的廉洁自律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传承这种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俸】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组词】
厚俸;俸钱、 俸饷、 俸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