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23
孔隙:指物体内部的小孔或空隙,通常用于描述多孔材料或结构中的微小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制造的,用于容纳气体、液体或其他物质。
孔隙一词源自拉丁语“porus”,意为“通道”或“孔”。在汉语中,孔隙一词古已有之,主要用于描述物体的内部结构。
在建筑学中,孔隙的概念与材料的透气性和保温性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追求。
孔隙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引发对材料缺陷或记忆缺失的遗憾感。
在日常生活中,孔隙的概念常用于描述食物的质地,如面包的松软程度。
在诗歌中,孔隙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梭,在记忆的孔隙中悄然溜走, 留下斑驳的光影,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孔隙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海绵、岩石断面或泡沫塑料的图像。听觉上,孔隙可能让人联想到风吹过洞穴时的回声。
在英语中,孔隙对应的词汇是“pore”或“pore space”,在不同文化中,孔隙的概念都是描述多孔材料的通用术语。
孔隙作为一个描述物体内部结构的词汇,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了解孔隙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各种多孔材料的特性,同时也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孔】
(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
【组词】
孔亟、 孔多、 孔明、 孔疚、 孔虔、 孔圣
小窟窿。
【引证】
《玉篇》-孔,窍也,空也。 、 《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