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9:10
捣鼓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反复摆弄、调整或实验来处理某物。基本含义是指对某物进行细致的操作或尝试,通常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
“捣鼓”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演变过程显示了从具体的物理动作到更广泛的探索和实验行为的扩展。在现代汉语中,它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动词,用于多种语境。
在文化中,“捣鼓”常常与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实践和探索的重视,尤其是在科技和制造业领域。
“捣鼓”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暗示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耐心、细致和创新。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捣鼓”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对电子设备的修理和改装,这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展示,也是一种乐趣的来源。
在诗歌中,可以将“捣鼓”融入描述探索自然奥秘的场景: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捣鼓着大地的秘密, 每一粒沙,每一滴水, 都是我探索的伙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工程师在实验室中捣鼓复杂的仪器;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象征着探索和实验的节奏。
在英语中,“捣鼓”可以对应为“fiddle with”或“tinker with”,虽然这些词汇在语义上相似,但“捣鼓”更强调细致和耐心的操作。
“捣鼓”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动作,还传达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分享我的实践经验。
1.
【捣】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捣”。-擣,手推也。一曰,筑也。 、 《仪礼·有司彻》-擣肉之脯。 、 《礼记·杂记》注-所以捣郁也。 、 《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屎)。 、 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
【组词】
捣碓、 捣嗓子、 捣蒜打、 捣磕
2.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