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0:11
“不肖”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品行不端、不孝顺或不称职的意思。字面意思是指不像(先人或父母)那样好,即没有继承或表现出应有的品德或能力。
“不肖”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子孙不像祖先那样优秀或有德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形式的不称职或不道德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孝顺是非常重要的美德,因此“不肖”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特别是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
“不肖”这个词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或鄙视,因为它涉及到对个人品德的严重质疑。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讨论家庭成员的行为时使用“不肖”这个词,尤其是在涉及家庭责任和传统价值观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肖”来表达对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流失的哀叹:
世风日下,不肖子孙, 传统美德,何处寻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老人,周围是冷漠的年轻人,这样的画面可以强化“不肖”的负面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undutiful”或“unworthy”,但这些词汇没有“不肖”在中文中那么强烈的文化和道德色彩。
“不肖”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道德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涉及到深层的家庭和社会价值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肖】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引证】
《说文》。字亦作俏-肖,骨肉相似也。 、 《列子·杨朱》-人俏天地之类。 、 《淮南子·地形》-肖形而蕃。 、 《孟子》-丹朱之不肖。 、 《书·说命上》-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 清·林觉民《与妻书》-使之肖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无不毕肖。
【组词】
肖子、 肖题、 肖似、 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