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2: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2:33:35
武生:在戏曲中,武生是指扮演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的演员。这类角色通常具有英勇、刚毅的性格,表演中包含大量的武术动作和战斗场面。
武生一词源自**戏曲,特别是京剧。在京剧中,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其中“生”又分为文生和武生。武生的出现与戏曲中对武打场面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武生的表演技巧和角色塑造也日益丰富和精细。
在**传统文化中,武生代表了英勇和正义,是许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形象常常与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这些品质的推崇。
武生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英勇、力量和战斗。它激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
在观看京剧表演时,我特别喜欢武生的角色,他们的动作矫健有力,每一次翻腾和打斗都让人热血沸腾。
在创作一首关于英雄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武生挥剑斩风雷,
英姿飒爽映日辉。
战鼓声中显豪情,
千古传颂英雄威。
想象一位武生在舞台上翻腾跳跃,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观众的喝彩,这种场景不仅视觉上震撼,听觉上也极具冲击力。
在西方戏剧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是那些擅长战斗和武术的角色,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勇士角色。
武生这个词不仅是一个戏曲术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勇气、力量和正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