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5
词汇“大含细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大”、“含”、“细”、“入”。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大含细入”字面意思是指大的事物包含小的细节,深入到细微之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不仅要看到宏观的大局,还要注意到微观的细节,做到全面细致。
“大含细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大”与“细”辩证关系的认识。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出现,强调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的处理。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处理事情时要平衡宏观与微观,做到既全面又细致。
这个成语给人以认真、细致、全面的正面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项目管理中运用“大含细入”的原则,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得到了团队和客户的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大含细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幅细致入微的画作,每一笔每一划都恰到好处。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位细致的讲解者,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big picture and the details”,强调在关注整体的同时,也要注意细节。
“大含细入”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教会我在处理问题时要全面考虑,既要看到大局,也要注意到细节。这种全面细致的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夫先生之诗,~,无所不包。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3.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
4.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