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2:40
词汇“列功覆过”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列”、“功”、“覆”、“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列功覆过”字面意思是指列举功绩来掩盖过失。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强调或夸大某人的优点或成就,来淡化或掩盖其缺点或错误。
“列功覆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功过评价的一种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评价人物行为的一种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功过相抵”的观念,即一个人的功绩可以抵消其过失。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列功覆过”这个成语的使用和理解。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批评或讽刺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试图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来掩盖错误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试图通过列功覆过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种行为往往难以持久,最终会被揭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功名如烟过眼云,覆过列功终难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堆奖杯前,试图通过展示这些奖杯来掩盖自己的错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带有讽刺意味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itewash one's mistakes with achievement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列功覆过”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于批评那些试图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来掩盖错误的行为。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丰富。
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1.
【列】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引证】
《说文》-列,分解也。 、 《荀子》-古者列地建国。 、 《管子·五辅》。注:“决之也。”-大袂列。 、 《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
【组词】
列断、 列地、 列缺、 列土分茅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
4.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