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58
词汇“玄纮”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玄纮”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玄”和“纮”。
结合起来,“玄纮”可能指的是深奥的法度或神秘的纲纪。
由于“玄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于描述某种深奥的法则或神秘的秩序。
由于“玄纮”不常见,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玄纮”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源自古代对宇宙和自然法则的描述。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可能因为其深奥的含义而逐渐被其他更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文化中,“玄纮”可能与道家或儒家对宇宙和道德秩序的理解有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被用于象征性的表达,如在某些哲学或神秘主义的讨论中。
“玄纮”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联想到宇宙的奥秘或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由于“玄纮”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这个词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玄纮”用作象征深奥法则或神秘秩序的词汇,如:
由于“玄纮”的含义较为抽象,它可能与深邃的夜空、神秘的音乐或古老的图腾等视觉和听觉元素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纮”的词汇,但类似的抽象概念可能存在于各种哲学或**体系中。
“玄纮”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深奥和神秘的含义使其在特定语境下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纮】
冠冕两旁的带子,下系于颌,上结于呂。
【引证】
《说文》-纮,冠卷也。 、 《广雅·释诂三》-纮,束也,凡笄贯于卷,纮属于笄。 、 《礼记·杂记》-管仲镂簋而朱纮。
【组词】
纮綖
编磐成组的绳子。一说系鼗的绳子。
【引证】
《仪礼·大射礼》。郑玄注:“纮,编磐绳也。”-鼗倚于颂磬西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