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27
词汇“玄素”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从其字面意义和可能的引申意义出发。
“玄素”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玄素”可以理解为深奥而朴素的状态,或者指黑色与白色的结合。
在文学作品中,“玄素”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深奥而又朴素的哲学思想或艺术风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讨论中。
“玄素”的词源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深奥与朴素概念的结合而形成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玄常与道家的思想相关,而素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关。
在**传统文化中,玄素可能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有关,代表了深奥而又朴素的生活哲学。
“玄素”给人一种深邃而又平和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深邃的夜空或是简约的生活态度。
由于“玄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或哲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对其有所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玄素,宇宙间最纯粹的光。”
“玄素”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摄影作品,或是宁静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素”的词汇,但类似的哲学概念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体现,如日本的“侘寂”(Wabi-sabi)美学。
“玄素”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代表了深奥与朴素的结合,可能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语境中发挥作用。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文化深层次理解的能力。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