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4:42
宠爱:指对某人或某物给予特别的喜爱和关怀,通常带有溺爱的意味。它强调的是一种超出常规的喜爱和照顾,可能包括物质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纵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宠爱”常用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过度爱护,或者主人对宠物的深厚情感。例如,在《红楼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宠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宠爱”可以用来形容对朋友或恋人的特别关心和照顾。例如,“她总是宠爱她的男朋友,给他买很多礼物。”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教育学中,“宠爱”可能与溺爱相关,讨论过度宠爱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
同义词:溺爱、娇惯、纵容
反义词:冷落、忽视
“宠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宠”和“爱”两个字组成。“宠”字古已有之,意为特别喜爱,而“爱”字则表示喜爱、关怀。两者结合,形成了“宠爱”这一词汇,用以描述一种特别的喜爱和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宠爱”常常与家庭关系紧密相关,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然而,过度宠爱可能被视为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培养。在现代社会,宠爱也常被讨论在教育和社会关系中的影响。
“宠爱”一词给人带来温暖和关怀的情感反应,但也可能引发对过度保护和溺爱的担忧。它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同时也可能让人思考如何在爱护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位朋友对她的宠物狗的宠爱。她不仅为狗提供了最好的食物和医疗照顾,还经常带它去旅行,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宠爱”的深厚情感。
诗歌: 宠爱如春风,温柔抚心田, 溺爱似夏雨,滋润却易涝。
故事: 在小镇上,有一位老人对她的花园宠爱有加,每天清晨,她都会亲自浇水、修剪,花园里的每一朵花都仿佛是她心中的宝贝。
视觉:想象一位母亲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或者一只猫舒适地躺在主人的腿上,这些都是“宠爱”的视觉联想。
听觉:听到轻柔的音乐或温馨的对话,也能唤起“宠爱”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宠爱”可以对应为“spoil”或“dote on”。例如,“She spoils her children”或“He dotes on his grandchildren”。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常用来描述过度的喜爱和关怀。
通过对“宠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别的喜爱和关怀,还引发了对过度保护和溺爱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宠爱”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选择,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