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9:52
词汇“[没十成]”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没十成”可以理解为“没有达到十分或完全的程度”。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词汇:
“没十成”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状态没有达到十分或完全的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意味。
由于“没十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表达某事没有完全成功或达到预期效果。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用它来创造一种含蓄或保留的表达效果。
由于“没十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由“十成”(完全、充分的意思)加上否定词“没”组合而成的。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状态,而不是使用“没十成”这样的词汇。
“没十成”可能会给人一种遗憾或不满足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某种程度的缺失或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没十成”这个词汇,而是选择更具体或更常用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不完全的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尝试使用“没十成”来创造一种含蓄或保留的氛围,例如:“他的爱意虽深,却始终没十成表达。”
由于“没十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在创作中,可以尝试将其与某些图像或音乐结合,以增强其表达效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没十成”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状态。
“没十成”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表达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