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5:17
“体己”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方言中,特别是在北方方言中较为常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人的私房钱或私人财产,通常是指个人私下积攒的钱财,不包括公开的财产或家庭共同财产。
在不同的语境下,“体己”的使用有所不同:
“体己”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体”(身体、个人)和“己”(自己)有关,强调了个人私有的性质。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可能随着方言的传播而逐渐被更多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财产往往是共同管理的,因此“体己”这个词体现了个人对私有财产的追求和保护。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隐私意识的增强,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更加普遍。
“体己”这个词给人一种私密和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个人隐私和独立性。在使用这个词时,人们可能会感到一种自我保护和自主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们谈论他们的“体己”,这是一种他们私下积攒的钱财,用于应对紧急情况或个人需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体己”:
月光下,我数着我的体己,
每一枚硬币都是夜的秘密。
想象一个老人在昏暗的房间里,小心翼翼地数着一堆硬币,这些硬币就是他的“体己”。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安静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私密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体己”的词汇,但类似的
1.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