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3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30:15
热心快肠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非常热心肠,乐于助人,行动迅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心地善良,而且行动敏捷,愿意迅速采取行动帮助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热心快肠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被描述为热心快肠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乐于助人和积极行动的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工作或志愿服务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积极参与和帮助他人的专业人士。
同义词:乐于助人、热心肠、热情洋溢 反义词:冷漠无情、自私自利、漠不关心
热心快肠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乐于助人和积极行动的价值观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热心快肠** 被视为一种美德,反映了社会对互助和社区精神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阳光、温暖和正能量。它影响我的思维,让我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积极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热心快肠的邻居,他总是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热心快肠如春风,
温暖人心不留痕。
行动迅速如箭飞,
助人为乐情意深。
热心快肠 让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和欢快的音乐,如一首轻快的钢琴曲,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rm-hearted and quick-witte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乐于助人和行动迅速的含义。
热心快肠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提醒我在生活中要积极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
也许因为是她热心快肠,群众有事爱找她拿主意,帮个忙。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4.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