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1:19
“朱提银”是一个较为罕见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红色的银矿石,其中“朱”指的是红色,“提”有提取、提炼之意,“银”则是指银这种金属。在古代,朱提银可能指的是一种含有银的红色矿石,经过提炼可以得到银。
在文学作品中,“朱提银”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珍贵或稀有的物质,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因为它过于专业和古老。在专业领域,如矿物学或冶金学,可能会提及朱提银作为一种特定的矿物或冶炼过程。
同义词:红银矿、赤银矿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对比“白银”或“纯银”来体现其红色特性。
“朱提银”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矿物学和冶金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因为它涉及的矿物和冶炼技术在现代已不常见。
在**古代,朱提银可能被视为一种珍贵的矿物,与财富和权力相关联。在某些文化中,红色被认为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因此朱提银可能也承载了这样的文化意义。
提到“朱提银”,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和珍贵,以及与古代工艺和技术的联系。这种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由于“朱提银”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然而,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了解这个词汇的意义和背景将非常有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朱提银”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珍贵和稀有:
在那遥远的山谷深处,
朱提银的光芒闪烁,
如同古代的秘密,
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红色的矿石,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冶炼场的声音,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朱提银”的词汇,但类似的矿物或冶炼过程可能存在,只是名称和描述方式不同。
“朱提银”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它连接着古代的矿物学和冶金学知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增强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解。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3.
【银】
(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钿头银篦。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金银华美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