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3:57
词汇“扣绣”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即在织物上用线进行精细的刺绣,通常是通过将线穿过织物的背面,然后在正面形成图案或文字。这种技术可以用来装饰衣物、家居用品或其他纺织品。
“扣绣”的字面意思是使用针线在织物上进行刺绣,通过扣、穿、绕等手法形成图案。这种刺绣方法通常需要较高的技巧和耐心,因为每一针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图案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扣绣”一词源于**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有所发展和变化,但其核心的精细和技巧要求始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扣绣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常用于装饰传统的服饰和家居用品。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手段,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扣绣”这个词给人一种精致、细腻和传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手工艺人的耐心和技艺,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刺绣展览,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扣绣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也让我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扣绣”:
如扣绣般细腻的情感,
在每一行诗句中穿针引线,
编织出心灵的图案,
在时光的织布上永不褪色。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手工艺人坐在窗前,阳光洒在她的工作台上,她专注地进行扣绣,每一针都伴随着轻轻的穿线声。这种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刺绣技术也有各自的名字和特点,如法国的“点绣”(Broderie Anglaise)和印度的“坎贾里刺绣”(Kanchipuram Silk Embroidery)。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背景。
通过对“扣绣”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种传统手工艺的精细和美感。它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机器生产已经普及,但手工扣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仍然不可替代。
1.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
2.
【绣】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mì)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引证】
《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绣,五采备也。 、 《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絺绣。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妾自绣腰襦。 、 、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灿若图绣。
【组词】
绣幌、 绣鹄、 绣鹄、 绣佛、 绣被
绣花的衣服。
【引证】
《史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之夜行,谁知之者?
【组词】
绣文、 绣衣、绣服、 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