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6: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6:34:07
词汇“喜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喜”表示高兴、愉快,“梦”表示睡眠中的幻象或想象。结合起来,“喜梦”通常指的是愉快的梦境,即在睡眠中经历的美好、令人愉悦的梦境。
“喜梦”字面意思是指愉快的梦境。它强调了梦境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与噩梦或不愉快的梦境形成对比。
“喜梦”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喜”和“梦”在汉语中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梦”逐渐被用来特指那些带来愉悦感受的梦境。
在**文化中,梦境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喜梦”作为一种积极的梦境,可能被视为吉祥的预兆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喜梦”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宁静、幸福和满足。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某人经历了一个特别美好的梦境,他们可能会用“喜梦”来形容这个经历,分享给朋友或家人,作为一种愉快的交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喜梦”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在喜梦中,我漫步在无垠的草原, 星光璀璨,风轻云淡。 那里,忧愁不复存在, 只有欢笑和爱,永恒不变。
“喜梦”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色彩、宁静的风景和轻柔的音乐,如轻音乐或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声,这些都能增强“喜梦”带来的愉悦感。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pleasant dream”或“happy dream”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喜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梦境的一种类型,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喜梦”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