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3:52
“公检法”是中文词汇,由“公安”、“检察院”和“法院”三个词的首字组成,代表了**法律体系中的三个主要机构。具体含义如下:
“公检法”作为一个缩略词,是在**法律体系中逐渐形成的。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公众对法律认知的提高,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逐渐增加。
在**,公检法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支柱。公众对这三个机构的信任和依赖体现了社会对法治的重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公检法”代表着正义和秩序,是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机构。然而,也可能有人因为个别负面**而对这些机构产生疑虑。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公检法的职能有助于公民更好地处理法律问题,如在遇到纠纷时知道应向哪个机构寻求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公检法”比喻为守护社会正义的三位勇士,他们的剑指向任何破坏法律秩序的行为。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警察的徽章、法院的庄严建筑和检察院的标志。听觉上,可能是法庭上的锤声或警察的哨声。
在不同国家,类似的法律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组织结构,但基本职能相似,如美国的警察、检察官和法官。
“公检法”作为法律体系的核心词汇,对于理解*的法治建设和法律实践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传达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尊重。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检】
(形声。从木,佥(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今字作签。-检,书署也。 、 《后汉书·公孙瓒传》-辄皂囊施检。
【组词】
检封、 检素
3.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