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37
“朱唇皓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红润的嘴唇和洁白的牙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尤其是嘴唇和牙齿的美丽。
“朱唇皓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朱色代表红色,皓代表洁白。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广泛使用,至今仍保留其基本意义,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貌常常被强调,朱唇皓齿作为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标准。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联想,尤其是与女性的温柔和优雅相关联。它唤起了一种古典和优雅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位朋友的美丽时使用过这个成语,她听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古典和优雅的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朱唇皓齿映晨曦,一笑倾城世无双。”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女子在晨光中微笑,她的朱唇皓齿在阳光下闪耀,这样的画面会让人联想到温暖和美丽。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sy lips and white teeth”,虽然不如“朱唇皓齿”那样富有诗意,但传达了相似的美感。
“朱唇皓齿”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外在美,也反映了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追求。在现代,虽然使用频率降低,但它仍然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美感的表达方式。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拜辞了翠裙红袖簇,~扶。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唇】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形体》-脣,缘也,口之缘也。 、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组词】
唇吻、 唇红齿白、 唇不离腮、 唇齿之邦
3.
【皓】
(形声。从白,告声。本作“皜”。本义: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诗·陈风·月出》-日出皓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
【组词】
皓月、 皓旰、 皓颢、 皓洁
4.
【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易本命》-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 《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发堕齿槁。
【组词】
齿吻、 齿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