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0:27
墙纸:指贴在墙壁上用于装饰和保护墙面的纸张或其他材料。它通常具有各种图案、颜色和纹理,以增强室内美观度。
墙纸一词源于英语“wallpaper”,早期墙纸主要用于覆盖粗糙的墙面,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室内装饰艺术。18世纪末,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墙纸开始出现复杂的图案和色彩。
墙纸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墙纸常与家庭、舒适和传统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墙纸可能更多地与精致和工艺美学相关。
墙纸常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和个人的品味。不同的墙纸风格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如简约风格的墙纸可能让人感到平静,而繁复的图案可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在装修新家时,我选择了自然风格的墙纸,希望能营造一个放松和亲近自然的环境。
在诗歌中,墙纸可以被描述为“时间的画布,岁月的痕迹”,以此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墙纸的图案和颜色可以激发丰富的视觉联想,如森林图案的墙纸可能让人联想到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墙纸的选择和使用反映了各自的美学和生活方式。例如,日本的和纸墙纸强调自然和简约,而欧洲的墙纸可能更注重图案的复杂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墙纸不仅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和个人情感的载体。通过对墙纸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墙纸这一词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达可能性。
1.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