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51
词汇“[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注]”的字面意思是注入、灌注,引申为给予、资助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给予财物或精神上的支持。
“[注]”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留了注入、灌注的基本含义,逐渐引申为给予、资助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注]常用于形容朝廷对地方的资助,或者个人对朋友的帮助,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互助和扶持精神。
“[注]”给人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帮助和支持,有助于形成团结和互助的社会氛围。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慈善捐赠、学术资助等,仍可以使用“[注]”来表达资助和支持的意思。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注]”来表达对某人的深情支持,如:“你的梦想,我愿[注],共赴未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向另一个人的杯中倒水,象征着[注]的动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乐曲,来表达[注]的温暖和支持。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ndow”或“fund”,它们也有资助、支持的含义,但使用场景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注]”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互助精神,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有一定的帮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层次和深度。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挹】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引证】
《说文》-挹,抒也。从手,邑声。 、 《珠丛》-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 、 《荀子·宥坐》。注:“酌也。”-弟子挹水而注之。 、 《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西游记》-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组词】
挹受、 挹盈、 挹酌、 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 挹盈注虚、 挹掬、 挹斗扬箕
引;牵引。
【引证】
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 《警世通言》-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
【组词】
挹胜、 挹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