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1:53
治理(Governance)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管理、控制或指导一个组织、国家或社区的行为和事务的过程。它涉及决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以及确保这些决策符合既定的规则和目标。
在不同的语境中,“治理”的含义和重点有所不同:
“治理”一词源自拉丁语“gubernare”,意为“指导”或“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不同语言和领域中发展出多种含义和应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治理”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例如,在民主社会中,治理强调透明度和公众参与;而在集权社会中,治理可能更侧重于集中决策和执行。
“治理”一词通常与秩序、责任和效率相关联。它可能引发积极的情感,如信任和安全感,也可能引发消极的情感,如压迫和限制。
在个人生活中,“治理”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家庭管理、个人时间安排和财务规划等方面。例如,有效的家庭治理可以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和效率。
诗歌: 在时间的河流中,治理是舵手的智慧, 引导着船只穿越风浪,抵达希望的彼岸。
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王国,年轻的国王通过公正和透明的治理,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重,使国家走向繁荣。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展示一位领导者与民众共同制定政策,象征着民主治理的场景。
听觉:听到国会辩论的声音,象征着政治治理的动态和活力。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治理”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governance”强调制度和过程,而在中文中,“治理”可能更侧重于实践和效果。
“治理”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管理、决策和监督等多个方面。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应用。理解和掌握“治理”的概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概念,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