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8:26
尊重:指对他人或事物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敬意,承认其价值、权利和尊严。
尊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意为“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对他人的敬意和礼貌。
在许多文化中,尊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在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隐私和自由被视为基本原则。
尊重常常与正面情感如敬意、信任和和谐联系在一起。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关键。例如,在团队工作中,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和贡献可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创造力。
在诗歌中,尊重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尊重的阳光下, 每一朵花都能绽放, 每一个灵魂都能自由飞翔。”
尊重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如雕塑或绘画来表现,通过形象化的方式传达对他人的敬意。在音乐中,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唤起人们对尊重的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respect”和西班牙语的“respeto”,虽然词汇不同,但都传达了对他人或事物的重视和敬意。
尊重是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尊重这一概念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深化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