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47
“干什么”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疑问句,用来询问某人正在做什么或打算做什么。字面意思是“做某事”,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地表达了对某人行为或意图的好奇或询问。
“干什么”源自汉语的基本疑问结构,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询问行为的标准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询问“干什么”是一种常见的社交互动方式,用于表达关心或好奇。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询问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
“干什么”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轻松、随意的情感色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语气严肃或带有质疑,也可能传达出责备或不信任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干什么”来询问朋友或家人的计划,这有助于我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并可能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干什么”融入到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中,例如:
晨光初照,你在干什么?
书页翻动,思绪飞扬。
午后阳光,他又干什么?
步履匆匆,追寻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忙碌地工作或悠闲地阅读,而“干什么”则是旁观者的好奇目光。在音乐中,可以是一首轻快的旋律,伴随着对日常活动的描述。
在英语中,对应的表达可能是“What are you doing?”或“What are you up to?”,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询问的目的和语境相似。
“干什么”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实用的汉语词汇,它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对应表达。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什】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什,相什保也。 、 《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会其什伍。 、 《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军旅什伍。 、 《周书·大聚》-十夫为什。 、 《管子·立政》-十家为什。 、 《文选·沈约·谢灵运传》。注:“诗每十篇同卷,故曰什也。”-纷披风什。 、 《北史》-王以师友处之,每有文什,必令润色,然后示人。 、 贾谊《过秦论》-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3. 【么】 词尾。 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