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00
“干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进行战斗或争斗。它通常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可以是身体上的打斗,也可以是言语上的激烈争论。
在口语中,“干仗”常用于非正式场合,用来描述打架或争吵的情况。例如,朋友之间可能会说:“昨天我和他干仗了。”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绘紧张的气氛或激烈的冲突场面。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竞技中,“干仗”可能被用来形容实战或比赛中的对抗。
同义词中,“打架”更侧重于身体上的冲突,“争斗”则可能包括言语和心理上的对抗,“冲突”和“战斗”则更广泛地指代各种形式的对抗。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干仗”相反的和平或合作的状态。
“干仗”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干”(做、进行)和“仗”(战斗)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干”有进行、从事的意思,“仗”则指战斗或战争。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描述直接的、激烈的对抗时。
在**文化中,“干仗”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因为它通常与冲突和不和谐相关。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干仗”,而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
“干仗”这个词汇往往让人联想到暴力和冲突,可能会引起紧张、恐惧或不安的情感反应。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与人“干仗”,而是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我认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可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干仗”融入描述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争斗,如:“两只雄鹰在空中干仗,争夺领地的荣耀。”
在视觉上,“干仗”可能让人联想到拳击比赛中的激烈对抗,或是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拳击比赛中的击打声或是战场上的枪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ight”或“brawl”,它们在描述身体上的冲突时与“干仗”相似。然而,“fight”也可以用于更广泛的语境,包括争论和斗争。
通过对“干仗”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冲突和对抗时的用法和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