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02
民船:字面意思是指非军事用途的船只,即普通民众或商业用途的船只,如货船、客船、渔船等。
民船一词源于汉语,由“民”和“船”两个字组成。在古代,船只主要用于军事和官方用途,因此“民船”一词强调了其非官方、非军事的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船的定义和用途逐渐多样化。
在**文化中,民船常常与海洋贸易、渔业和沿海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代表了沿海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民船给人以平和、勤劳和自给自足的联想。它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劳动,以及与海洋的紧密联系。
在我的家乡,渔民们每天驾驶着民船出海捕鱼,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
民船轻轻划过海面,
渔网撒向蔚蓝的深渊。
晨曦中,勤劳的身影,
编织着生活的希望与梦想。
视觉:想象一艘民船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渔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听觉: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渔民们交谈的笑声。
在英语中,“civilian ship”或“merchant ship”对应于“民船”,强调其非军事和商业性质。
民船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船只的非军事性质,还反映了沿海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民船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概念和情感。
1.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2.
【船】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船,舟也。 、 《说文义证》-小曰舟,大曰船。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 陶潜《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 、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组词】
船坞、 船把板、 船不漏针、 船多不碍路、 船横芦篚嚣、 船人、 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