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1:00
溪声:字面意思是指溪流发出的声音。基本含义是指小溪或河流在流动时产生的声音,通常是轻柔、悦耳的,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
溪声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溪”(小河)和“声”(声音)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溪声常被用来形容自然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溪声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如“溪声伴我读,书香满山林”。它象征着自然和谐与宁静,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溪声给人以宁静、放松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和谐与平静。它能够帮助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找到内心的宁静。
在旅行中,我曾在山间小溪旁露营,夜晚的溪声让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平静,这种体验让我对溪声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诗歌: 溪声潺潺,夜色如墨, 星光点点,伴我入梦。
故事: 在那个遥远的山谷里,溪声是唯一的伴侣,它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引领着旅人走向未知的旅程。
视觉:想象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流缓缓,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 听觉:闭上眼睛,可以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轻柔而有节奏。
在英语中,溪声可以对应为“brook sound”或“stream sound”,虽然词汇不同,但传达的意境和情感是相似的。
溪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的声音,还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溪声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
1.
【溪】
(溪本作谿)。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引证】
《说文》-嵠,山渎无所通者。 、 《墨子·亲士》-是故溪狭者速涸。 、 《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子越自石溪。 、 司马相如《上林赋》-振溪通谷,蹇产沟渎。
【组词】
溪步、 溪径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