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1:05
词汇“妖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妖娴”可能指的是一种外表或行为看似文雅、有教养,但实际上带有邪恶或不正派特质的存在。
由于“妖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网络用语中出现,用来形容某些人物的复杂性格或行为。
由于“妖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网络用语或特定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使用而产生。
在某些文化中,妖精或妖怪可能被描绘成既有魅力又有危险性的存在。因此,“妖娴”可能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形容那些既有吸引力又带有潜在危险的人物。
由于“妖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由于“妖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妖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词汇的多义性和创造性使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妖】
(形声。从女,夭声。)。
同本义。
【引证】
《三苍》-妖,妍也。 、 《楚辞·天问》-妖夫曳衔。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妖冶,美好也。”-妖冶闲都。 、 清·侯方域《壮梅堂文集》-妖姬静女。
【组词】
妖妍、 妖姿、 妖异、 妖丽、 妖靡、 妖蛊、 妖姬、 妖玩
2.
【娴】
(形声。从女,闲声。本义:文雅;柔美文静,庄重不轻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嫺,雅也。 、 《后汉书·马援传》注-嫺雅,犹沈静也。 、 张衡《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 、 曹植《静思赋》-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
【组词】
娴婉、 娴丽
熟悉(掌握得熟練自如)。
【引证】
《明史 戚繼光传》-今邊兵惟習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 、 《畫图緣》-這花生,已弃詩书而娴韜略。 、 《史記賈屈原賈生列传》-娴于辭令。
【组词】
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