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2:38
词汇“烈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烈”通常指强烈、猛烈,而“栗”则可以指栗子,也可以指因寒冷、恐惧等引起的身体颤抖。将两者结合,“烈栗”可能指的是一种强烈的颤抖或战栗。
由于“烈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烈”和“栗”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强烈的颤抖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烈栗”可能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象征恐惧、不安或预感。
由于“烈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该词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烈栗”来形容夜晚的寒风带来的感觉,或是心灵深处的震撼。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强烈的颤抖状态。
“烈栗”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一种强烈的颤抖状态,适用于特定的文学或情感表达场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
2.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