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8:13
词汇“昏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昏昕”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昏昕”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昏”和“昕”。其中,“昏”通常指日落或天色暗淡,而“昕”则指清晨或日出。因此,“昏昕”整体上可以理解为从日落到日出的时间段,即夜晚到清晨的过渡时期。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昏昕”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转或表达一种时光变迁的感慨。例如,在诗词中,“昏昕”可能用来描绘夜晚与清晨的交替,或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哀思。
“昏昕”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更多地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在**传统文化中,“昏昕”可能与阴阳五行、时辰等概念相关联,被用来描述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界的规律。
“昏昕”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哀愁。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夜晚到清晨这段时间的沉思和创作。
在现代生活中,“昏昕”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它仍然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昏昕之际,星辰闪烁,思绪随风飘散,忆往昔,叹今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到清晨过渡的画面,星辰逐渐隐去,晨曦初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能够表现夜晚宁静到清晨生机勃勃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昏昕”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时间流转和自然规律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昏昕”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古雅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学作品的深度和韵味。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昕】
(形声。从日,斤声。本义:黎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昕,旦明日将出也。 、 《新唐书》-明日迟昕,帝出延秋门。
【组词】
昕旦、 昕夕
明亮。
【引证】
《小尔雅》-昕,明也。 、 《礼记·文王世子》-大昕鼓徵。 、 《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 、 《初学记》引《太仆箴》-檀车孔夏,四騵孔昕。
【组词】
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