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8:26
“昏星”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黄昏时分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也称为“长庚星”。在古代天文学中,金星在黄昏时分出现时被称为“昏星”,而在黎明时分出现时则被称为“启明星”。
“昏星”一词源于古代对天象的观察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天文学和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金星(昏星和启明星)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爱情、离别、思乡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金星常常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元素。
“昏星”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它象征着夜晚的开始和未知的探索。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夜晚散步时看到昏星,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孤独。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昏星闪烁,夜幕低垂,心随星光,飘向远方。”
在西方文化中,金星(昏星和启明星)同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代表爱情和美丽。
“昏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天文学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个天体现象的描述,也是人类情感和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昏星”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