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44
切中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击中目标的中心或要点。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或做事准确地触及问题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偏离主题,不浪费言辞。
在文学作品中,切中 常用来形容作者的观点、描述或批评直接命中要害,如“他的评论切中了问题的核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你这话切中了我的心思”,表示对方的话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等,切中 可以用来描述诊断或分析的准确性。
同义词:命中、击中、触及、点到、准确、精准 反义词:偏离、失准、失误、偏颇、不中
切中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切”和“中”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切割和命中。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就已经结合使用,表示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随着语言的发展,切中 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抽象的概念,如思想、情感等。
在文化中,切中 强调的是精准和效率,这与人追求的“中庸之道”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相契合。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切中要点的话语往往更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切中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和肯定的,它让我联想到精准、高效和专业。在表达时,使用切中 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需要在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批评。使用切中 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我的观点,确保我的话语能够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切中:
言语如箭,切中红心,
思想的火花,在夜空中闪烁。
每一句,都是心灵的触碰,
切中,那最深的渴望。
切中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射击**中的靶心,或者是音乐中的精准节奏。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箭矢准确无误地射中靶心;听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鼓点精准地击打在节奏的关键点上。
在英语中,切中 可以对应为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或 "strike the right chord",这些表达都强调了准确性和共鸣。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精准和共鸣的追求是相似的。
切中 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思想,还增强了我的语言的说服力。通过对切中 的深入学,我更加意识到精准表达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并将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更加注重这一点。
1.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