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4:26
“[槊血满袖]”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战争场景,字面意思是战场上使用的长矛(槊)沾满了鲜血,以至于袖子都被血染红。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战斗非常激烈,战士英勇奋战,或者形容某人经历了极其艰难和危险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槊血满袖”常被用来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爱好者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具体描述古代战争的情景。
同义词:血染征袍、血战到底、浴血奋战 反义词:和平共处、安然无恙、风平浪静
“槊血满袖”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描述古代战争场景时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文化中,战争和英雄主义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因此,“槊血满袖”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敢前行。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钦佩。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无畏和坚定。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时,我会经常遇到类似的表达,这让我对古代战士的勇气和牺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战鼓隆隆,风沙漫天,
槊血满袖,英魂不散。
铁马冰河,梦回吹角,
千年一梦,英雄泪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的画作,战士们手持长矛,血染战袍。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古战场音乐,如《十面埋伏》,来增强这种战斗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血染的骑士”(bloody knight)或“血战到底”(fight to the dea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相似的。
“槊血满袖”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古代战争场景的生动描述,也是对英勇战士的赞美。它在文学和历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所蕴含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是永恒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槊】
(形声。从木,朔声。本义:古代兵器,即长杆矛) 同“矟”。长杆矛。
【引证】
宋·苏轼《前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满,盈溢也。 、 《庄子·列御寇》-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 《韩非子·扬权》-奸邪满侧。 、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组词】
满口胡柴、 满坑满谷、 满面生花、 满天星、 满眼、 满堂、 满衍、 满肚子、 满实、 满怀信心、 满脸春色、 满听、 满溢、 满生生、 满心、 满礼、 满顶、 满饮
4.
【袖】
(古字作褎。形声。从衣,由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褎、作袖-褎,袂也。 、 《文选·曹子建·乐府》-攘袖见素手。 、 《韩非子》-长袖善舞。
【组词】
袖搭、 袖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