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11
“三善道”是**术语,指的是六道轮回中较为善良的三种生命状态,即天道(Deva)、人道(Manusya)和阿修罗道(Asura)。这三道被认为是较为高级的生命形式,相对于其他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而言,它们的生活状态更为幸福和道德。
在文学和哲学中,“三善道”经常被用来讨论因果报应、道德行为和精神修行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涉及或哲学讨论时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学、哲学和心理学,这个词汇用于深入探讨人类行为和精神状态。
“三善道”源自梵文,直接翻译为“三种好的道路”。在传入后,这个概念被吸收并本土化,成为**教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东亚文化中,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对社会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三善道”这一概念在这些地区的**和哲学讨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它代表了道德行为和精神提升的目标。它鼓励人们追求善良和智慧,避免恶行。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行为上要追求善良和正直,以期在精神层面得到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善道”比喻为人生追求的三条光明之路,每一条都代表着不同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高度。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宁静的寺庙、祥和的佛像或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与“三善道”相关的宁静和美好的象征。听觉上,可能是寺庙的钟声或是宁静的自然声音。
在西方**和哲学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天堂、人间和炼狱(或地狱)可以与之相比较。
“三善道”作为一个术语,不仅在和哲学领域有重要意义,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提升。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哲学,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