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00
词汇“斲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斲掘”进行分析:
“斲掘”由两个字组成:“斲”和“掘”。
结合起来,“斲掘”字面意思是指砍削和挖掘,通常用于描述挖掘土地或开采矿物的行为。
在古代文献中,“斲掘”常用于描述建筑、水利工程或矿产开采等活动。例如,在描述古代水利工程时,可能会提到“斲掘河道”,意指挖掘和疏浚河道。
“斲”字在古代汉语中与“斫”相通,源自古代的砍削工具。“掘”字则源自古代挖掘的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斲掘”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具体的挖掘行为。
在古代社会,斲掘是重要的生产活动,涉及到农业、建筑和矿业等多个领域。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他们在工程技术上的成就。
“斲掘”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老、沉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斲掘”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地质学,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挖掘或开采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斲掘”来描绘一种古老而深沉的劳动场景:
斲掘声中,岁月流转,
石与土间,历史深藏。
想象一下古代工匠在山中斲掘石材的场景,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锤击声和飞扬的尘土,以及那些坚硬石块被一点点削去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斲掘”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挖掘”、“开采”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斲掘”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产活动和技术水平。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斲】
砍;削;斫。
【引证】
《韩非子·五蠹》-采椽不斲。
【组词】
斲冰、 斲木
雕琢。
【引证】
《礼记·檀弓上》-木不成斲。 、 《淮南子·本经》-木工不斲。 、 《警世通言》-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
【组词】
斲琢、 斲模
2.
【掘】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掘,搰也。 、 《广雅》-掘,穿也。 、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掘褚师定子之墓。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阙(掘)地下冰而床焉。 、 《仪礼·既夕记》-掘坎南顺。 、 《淮南子·说林》-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 《易·系辞》-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汉书·李广苏建传》-掘野鼠去草实。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掘地深逾寻丈。
【组词】
掘室、 掘阅、 掘藏、 掘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