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8:28
影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摄影、绘画、电影、电视等手段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它通常指的是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可以是静态的(如照片)或动态的(如电影),用来记录或传达信息、情感和美学价值。
在文学中,“影像”可能被用来描述文字所创造的视觉画面,如“他的文字如同影像一般生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那部电影的影像非常震撼”。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工程学,影像可能指的是通过特殊设备(如X光或雷达)获得的图像。
同义词:图像、画面、映像、图景 反义词:现实、实物、实体(这些词强调的是实际存在的事物,而非通过媒介创造的形象)
“影像”一词源自拉丁语“imago”,意为形象或图像。随着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创造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早期的绘画到摄影,再到电影和数字媒体。
在现代社会,影像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价值观和消费行为。广告、社交媒体和新闻都大量使用影像来吸引和影响观众。
“影像”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美丽、创意、记忆和情感。它能够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如看到亲人的照片时的温馨感,或是观看灾难电影时的紧张感。
在日常生活中,影像用于记录特殊时刻,如婚礼、旅行或家庭聚会。它们也是教育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在诗歌中,“影像”可以被用来创造视觉上的比喻,如“她的笑容如同一幅温暖的影像,照亮了整个房间”。
结合图片,“影像”可能让人想到色彩、构图和光影效果。结合音乐,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电影中的配乐,增强情感表达。
在不同语言中,“影像”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视觉形象的创造和传达——是普遍的。
“影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指代视觉艺术和技术,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记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影像”这个词能够丰富我们的沟通方式,增强表达的视觉效果。
1.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2.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