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3:30
庶母:在传统中国家庭结构中,庶母指的是父亲的妾室,即非正室妻子的女性配偶。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已经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文化背景下仍可见到。
庶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庶”字意为众多、非正式的,而“母”字则指母亲。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夫多妻制的废除,庶母这一角色逐渐消失,词汇的使用也相应减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庶母与正室之间的地位和权力差异是家庭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的一部分。这种差异在文学作品和社会讨论中经常被探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性别和权力关系。
庶母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传统家庭结构的不平等和复杂性的思考,同时也可能唤起对古代女性地位和命运的同情。
在现代社会,庶母的概念已经淡出日常生活,但在讨论家庭历史或参与历史研究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中,庶母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或是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
庶母的形象可能与古装剧中的角色相联系,如《甄嬛传》中的各种妃嫔,这些角色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代埃及或中东地区,也存在类似的多妻制和妾室制度,但具体的称谓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
庶母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社会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家庭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现代家庭和社会中的性别平等和权力分配问题。
1.
【庶】
煮。
【引证】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庶’之本义,乃以火燃石而煮,是根据古人实际生活而象意依声而造字的。 、 《周礼·秋官》-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组词】
庶虫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