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7:11
“岂其然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难道是这样吗?”或“真的如此吗?”。它表达了一种怀疑或不相信的态度,通常用于对某件事情的真实性或合理性提出疑问。
在文学作品中,“岂其然乎”常用于表达对某种说法或情况的质疑,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表示惊讶或不相信。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历史或哲学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挑战某种既定的观点或结论。
“岂其然乎”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用法在历史上相对稳定。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事物真实性的质疑态度,这种质疑精神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质疑和探索真理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因此,“岂其然乎”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使用“岂其然乎”时,我感受到一种对事物真相的渴望和对表面现象的怀疑。这种表达方式让我联想到探索和求真的过程,以及对权威和传统观点的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听到一些过于完美或难以置信的故事时,我可能会用“岂其然乎”来表达我的怀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岂其然乎?世事如梦,真假难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探在调查案件时,眉头紧锁,心中默念“岂其然乎”,表达对案件真相的怀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s that really so?”或“Surely not!”,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怀疑和不相信的情感。
“岂其然乎”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用于表达怀疑,还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其然,岂其然乎?
或谓此次不行,当不至被虏,其然~?
1.
【岂】
(kai)。安乐。 同: 恺
【引证】
《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 《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形声。从壴(zhù)省,微省声。壴,陈列乐器。(kǎi)本义:回师时献功之乐)。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4. 【乎】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