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1:37
词汇“奸渠必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奸”通常指不正当的、邪恶的,“渠”可以指渠道、途径,“必”表示必然、一定,“剪”则是剪除、剪断的意思。将这些字组合起来,“奸渠必剪”可以理解为对不正当途径或邪恶手段必须予以剪除或消除的意思。
由于“奸渠必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如果使用,可能出现在强调正义、法律或道德规范的文本中,用以表达对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坚决态度。
由于“奸渠必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几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强调法治和正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奸渠必剪”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强调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使用“奸渠必剪”可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和正义的执行。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如果需要在正式文书中表达对不正当行为的坚决态度,可以使用该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奸渠必剪”融入到描述正义战胜邪恶的情节中,用以增强文本的力度和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正义的执法者手持利剑,准备剪除邪恶的象征物。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进行曲,象征正义的力量。
由于“奸渠必剪”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奸渠必剪”作为一个表达坚决打击不正当行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强调法治和正义的语境中,它可以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准确性。
不待赭汙之奴,而奸渠必剪,无假里端之籍,而晋子咸诛。
1.
【奸】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姦,私也。 、 《广雅》-姦,盗也。 、 《三苍》-在内曰姦,在外曰宄。 、 《国语·鲁语》-用轨之财者为姦。 、 《书·舜典》-寇贼姦宄。 、 《墨子·辞过》-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同邪)。 、 《商君书·开塞》-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 、 《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荡渨湋之姦咎兮。 、 《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姦。 、 《楚辞·招魂》。注:“恶也。”-多贼姦些。 、 张衡《西京赋》。注:“邪也。”-姦宄是防。 、 诸葛亮《出师表》-作奸犯科。 、 、 明·刘基《卖柑者言》-吏奸而不知禁。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奸人构陷。
【组词】
奸慝、 奸顽、 奸回、 奸智、 奸侠、 奸非、 奸利、 奸证、 奸钱、 奸事、 奸市、 奸宄
2.
【渠】
(形声。从水,榘(qú)省声。本义: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渠,水所居。 、 《广雅·释水》-渠,坑也。 、 《礼记·曲礼》。疏:“沟也。”-门闾沟渠必步。
【组词】
干渠、 支渠;毛渠;渠堑、 灌溉渠;渠田、 渠长、 渠水
3.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4.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