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4:50
河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河流的主体部分,即河流的中心线以下的水流区域。它通常指的是河流的宽度范围内的水体,不包括河岸或河堤。
在文学中,河身可能被用来描绘河流的壮丽或宁静,增强场景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河”或“河流”。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水利工程中,河身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河流的物理特征,如河床的形状和深度。
同义词:河床、河道、河段 反义词:河岸、河堤、河滩
河身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关联到“河”和“身”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河身常用来描述河流的主体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河流常常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如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身**作为河流的核心部分,可能被用来象征生命力或民族的坚韧。
河身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流动和生命力。它可能唤起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或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关注。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我曾在长江的河身旁驻足,感受那股从远古流来的力量和宁静。
在诗歌中,河身可以被用来创造意境:
河身悠悠,岁月如梭, 波光映照,古今交错。
河身可能让人联想到河流的流动声和波光粼粼的景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视频或音乐来表现。
在英语中,河身可以对应为“riverbed”或“river channel”,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和含义可能与中文中的河身有所不同。
河身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地理和文学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河流的物理特征,还可能承载文化和情感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