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4: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4:09:05
京味: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语言、风味或风格。它不仅仅局限于食物,还包括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艺术表现等方面。
“京味”一词的词源直接关联到“京”(北京)和“味”(味道、风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文化、语言等多个层面。
在北京文化中,“京味”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京味”也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传播。
“京味”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亲切和怀旧的,它让人联想到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那些传统的北京小吃。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北京旅行或生活的经历,这些经历中的语言、食物和文化体验都可能与“京味”相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胡同深处,京味浓,一壶老酒,话沧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京剧的唱腔和二胡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北京的文化特色来传达相似的概念。
“京味”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北京的风味,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京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北京文化的精髓。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