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41:22
摇扇 字面意思是指用手或其他方式摆动扇子,以产生风来降温或驱赶蚊虫。基本含义是使用扇子进行摇动,通常是为了获得凉爽的感觉。
摇扇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摇”和“扇”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扇子是常见的降温工具,摇扇的动作也因此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摇扇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动作,还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摇扇常常与文人雅士、宫廷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优雅和闲适。在日本的夏日祭典中,摇扇也是常见的道具,用于降温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摇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轻松和愉悦的。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夏日、悠闲的时光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炎热的夏天,我常常看到老人在公园里摇扇,这不仅是一种降温的方式,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在诗歌中,摇扇可以被用来描绘夏日的景象:
轻摇扇,慢品茶, 绿荫下,话桑麻。 风轻拂,心自闲, 夏日长,梦悠然。
摇扇的动作可以让人联想到轻柔的风声和扇子摆动的画面,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添了夏日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摇扇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非洲一些地区,摇扇可能更多地用于驱赶蚊虫,而在亚洲,它更多地与优雅和传统生活方式相关。
摇扇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些词汇的多重含义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分析和创造性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欣赏语言的丰富性。
1.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2.
【扇】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 、 《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乃修阖扇。
【组词】
扇板、 扇扉、 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