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05
词汇“察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察”和“谅”两个字来理解。
结合起来,“察谅”可以理解为通过仔细观察后给予理解和原谅。
由于“察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表达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宽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因为它听起来比较文雅和正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种高级的沟通技巧。
“察”和“谅”都是古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各自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组合成“察谅”的情况较少见。
在**传统文化中,理解和宽容被视为美德。因此,“察谅”这样的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使用“察谅”这个词可能会给人一种温暖和理解的感觉,它强调了在理解基础上的宽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使用到类似的概念,尽管不一定使用“察谅”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察谅”来表达一种深情的理解:
在月光下,我察谅你的沉默,
如同大海包容每一粒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宽容和理解的画面,如两个人在月光下相互理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察谅”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行为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察谅”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体现了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态度。
1.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2.
【谅】
(形声。从言,京声。本义:诚实;信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谅,信也。 、 《方言一》-众信曰谅。 、 《礼记·内则》-请肆简谅。 、 《论语》-友直友谅。 、 《礼记·祭义》-易直子谅之心。 、 《楚辞·九辩》-私直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组词】
谅直(诚信正直) ;谅士(诚信之士、 谅节、 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