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45
词汇“壮脸”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它的使用和含义可能不太明确。根据字面意思,“壮”通常指的是强壮、有力,而“脸”指的是人的面部。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壮脸”可能指的是面部显得强壮或有力量感的样子。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它的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由于“壮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面部特征,强调其阳刚之气或力量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社群或地区有特定的含义。
由于“壮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壮”和“脸”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形容特定的面部特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强壮的面部特征可能被视为一种美或力量的象征。例如,在一些武术或健身社群中,可能会有对“壮脸”的特定审美或评价。
对于我个人来说,“壮脸”可能让人联想到力量、勇气和阳刚之气。它可能给人一种坚定和不可动摇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或遇到“壮脸”这个词汇。但如果在一个强调力量和阳刚之气的环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会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壮脸”来描绘一个英雄的形象:
他的壮脸,如山岳般坚定,
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面部轮廓分明、肌肉线条明显的形象。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一些节奏强烈、鼓点有力的音乐,与“壮脸”所传达的力量感相呼应。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壮脸”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在描述面部特征时有所体现,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strong-featured face”或“rugged face”来形容类似的概念。
虽然“壮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面部特征与力量感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