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6:40
词汇“染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染”通常指染色或沾染,而“素”可以指未染色的、纯净的状态,也可以指基本的元素或成分。因此,“染素”可能指的是染料的基本成分,或者是某种可以被染色的物质。
由于“染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染”和“素”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染色和染料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传统文化中,不同的颜色和染料可能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或节日意义。
由于“染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在学*化学或艺术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染素”来描述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如:
春风拂过,大地染素,
绿意盎然,花开满树。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染料成分、染色物质在各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染素”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主要局限于特定领域,如化学、纺织和艺术。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创作和表达中增加词汇的丰富性。
1.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2.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