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8:31
染病:指人或动物感染疾病,通常指因接触病原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染病”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染”字原指染色,后引申为沾染、感染之意,“病”字则指疾病。随着语言的发展,“染病”逐渐成为描述感染疾病的常用词汇。
在历史上,某些疾病的流行对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如黑死病、流感大流行等,这些事件使得“染病”一词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
“染病”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担忧、恐惧和痛苦。它让人联想到健康受损、生活受限和医疗负担。
在个人生活中,“染病”可能与个人或亲友的患病经历相关,这些经历可能包括就医、治疗和康复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将“染病”与自然元素结合,如“春风不染病,花开满枝头”,以此表达对健康和自然的赞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病人在医院中的场景,或是医生正在治疗病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院的环境声,如医疗器械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染病”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如英语中的“contract a disease”或“fall ill”。
“染病”是一个描述疾病感染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情感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疾病相关的话题至关重要。
1.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