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49
水火无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水和火没有交集,比喻两者完全不相干或没有接触。基本含义是指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联系。
水火无交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水火不相及也。”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用来形容两者之间没有任何交集或联系。
在传统文化中,水和火通常被视为两种对立的力量。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即有些事物是完全不相干的。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清晰、明确的感觉,因为它直接表达了两者之间的完全无关。在思考问题时,这个成语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两个完全不同的朋友群体,例如:“我的书友和酒友水火无交,很难把他们聚在一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水火无交,天地各一方, 心随风去,梦与月同航。”
想象一幅画面:一边是平静的湖水,另一边是熊熊燃烧的火焰,两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水火无交”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pples and oranges”,意思是两者完全不同,无法比较。
水火无交 这个成语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两者之间的完全无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清晰地表达复杂的关系。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灵活地运用它。
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我与他也是~,今日才见。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