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29
词汇“弱步”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弱步”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步伐较弱或不够有力。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行走时的步态不够稳健,或者是在某种**或舞蹈中的特定步伐。
由于“弱步”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如体育、舞蹈、康复医学等。在这些领域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技巧或状态。
由于“弱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知。它可能是由“弱”和“步”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步伐的弱化。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弱步”可能与老年人的步态、病人的康复训练或特定文化中的舞蹈动作有关。
“弱步”可能让人联想到脆弱、需要帮助或正在恢复的状态。它可能唤起同情或鼓励的情感。
由于“弱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不多。但在康复或舞蹈训练中,可能会遇到与“弱步”相关的指导和练*。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弱步”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步态,如:“他的弱步在风中摇曳,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命运抗争。”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或动物的弱步,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或情感。音乐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旋律,但可以创作一段柔和、缓慢的音乐来表现弱步的氛围。
由于“弱步”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weak step”或“feeble gait”。
“弱步”作为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中可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应用。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适当的情境下正确使用。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