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36
放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释放情感,放纵情感,不加抑制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情感的自由流动和表达。
在文学中,“放情”常常用来形容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的自由抒发,如“诗人放情山水,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聚会或社交场合中情感的自由表达,如“他在聚会上放情歌唱,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放情可能与情感释放疗法相关,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个体释放压抑的情感。
同义词:抒情、放纵、宣泄 反义词:压抑、克制、抑制
“放情”一词源自汉语,其构成是“放”(释放)和“情”(情感)的结合。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传统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放情”有时被视为一种解放和自我表达的方式。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放情更多地被看作是个体情感自由和心理健康的表现。
“放情”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自由和释放。它让我联想到在自然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海边大声歌唱或在山间大声呼喊。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朋友的婚礼上,我放情地演唱了一首歌,那种情感的自由流动让我感到非常畅快。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情”:
在月光下,我放情地吟唱,
心中的旋律,随风飘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海边或山间放情地歌唱或舞蹈,背景是壮丽的自然风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由奔放的音乐,如爵士乐或摇滚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motional release”或“letting go”,它们都表达了情感的释放和自由。
通过对“放情”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自由表达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